近段時間,熱處理板廠熱處理一車間組織職工開展了非常專業的各種職業技能和安全防護知識的培訓。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生產發展的日新月異,就像英特爾創始人安迪·格魯夫提出的“十倍速變化”理論:外界變化永遠要比我們預料到的快10倍。要適應這種快速的變化,跟上蒸蒸日上的時代步伐,我們應該持續學習,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
何況現在一崗多能、一崗雙責已經普遍在企業執行,它不僅要求員工熟悉自己的崗位,還要掌握其他崗位的工作;一個崗位不僅要對本職工作負責,還要扛起更多的職責。而且身處企業的我們經常能夠看得到,有些崗位已逐漸被智能化、數字化的設備所替代,如果不超越自我,物競天擇,遲早會失去自己安身立命的崗位。
我曾在一本科普書上看到一個十分有趣的“達爾文雀”故事,講的是1835年,一位年輕的博物學家乘坐輪船環游世界,他來到加拉帕戈斯群島時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在群島附近的13個小島上,有一種雀類明明是同一個物種,但雀的喙部居然各不相同。有的雀,喙部又厚又硬,是因為它要在地上撿食堅果;有的雀,喙部又尖又細,因為它要啄食樹木里的蟲子;有的雀,喙部不緊密切合,還微微向內彎,因為這更方便吃花蜜和昆蟲。這一現象,啟發了另一位博物學家達爾文的深入研究,這種根據環境變化而不斷進化的雀,就被稱為“達爾文雀”。
面對巨變的新時代,我們就應該像“達爾文雀”一樣,接受世界的不停進化,提升自我,倒逼自己協同進化。俗話說,技多不壓身。學會的技能越多,意味著自己的選擇也就越多;掌握的技能越精湛,就意味著自己越不容易被替代,所以,不會有拋棄我們的時代,只有自己選擇置身事外。